本文拆解了2025年7月出行服务的诸多设计巧思,看平台如何巧用设计细节,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,更让用户感受到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。
往期回顾:
在个性化服务方面,曹操出行的 “定制用车偏好” 功能打破了 “只有智能车型才能个性化” 的局限。即使用户选择普通车型,也能调整驾驶偏好、路线偏好等选项,让每一段行程都更贴合个人习惯。这种 “千人千面” 的设计,让服务从标准化走向了人性化。
不过入口位置不太合理,当前更像是对行进路线偏好的修改。
腾讯出行小程序在保留常规 「途径点」入口的基础上,在地图终点地址框旁新增了入口,直观的位置提示让用户一眼便知 “此处可添加新地址”,无需在复杂菜单中寻找功能入口,降低了操作门槛。
腾讯出行小程序在用车体验上做了好多新的尝试啊(;`???、°)
地址输入是打车流程的起点,也是最易出错的环节之一。腾讯出行小程序的 “起终点一键对调” 功能,精准击中了用户地址输入反了的痛点。当用户误将起点填成终点时,无需返回页面分别修改,一键操作即可完成调整。
再多想一些场景,或许在帮人叫车时会解决一些痛点。如果说对方正好是要来自己所在的位置,那么可能会有两种情况
情况 1:我们会需要先知道对方在哪里,然后再输入终点,操作路径
输入起点----输入终点----添加乘车人----叫车
此为正常情况,没有发生错误
情况 2:直接在终点处输入了对方的起点,发现不对了,需要修改,操作路径
输入终点----修改起点----修改终点----添加乘车人----叫车
此为有错误需要修改的情况,若使用该功能,则路径为
输入终点----位置对调----添加乘车人----叫车
省去了修改起点的一步,有效减少修改地址的时间
在很多地图应用中,直接通过地图打车时都是支持一键对调起终点的,但专门使用打车应用进行打车时,基本都没有这个功能
行程中的信息不对称,往往会引发用户的不安。腾讯出行小程序通过 “不同接驾卡片展现不同用车状态” 的设计,让用户对行程进度一目了然。除了常见的 “司机正在赶来”“前往目的地” 状态,新增的 “司机已到达” 卡片通过布局变化强化提示,较大的视觉差异能快速抓住用户注意力,减少因信息滞后导致的催促或误等。
阳光出行通过 “用车前选优惠” 的设计,将消费透明度拉满。不同于多数平台在支付时自动使用优惠券的模式,阳光出行让用户在下单前自主选择优惠,既避免了 “用车后发现券不可用” 的尴尬,也让用户对最终价格有明确预期。这种 “明明白白消费” 的体验,在优惠活动繁杂的当下,无疑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。
如果花钱买了券在支付的时候不能用,那可太让人难受了( ?? ﹏ ?? )
高峰期等车的焦虑感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场景痛点。高德打车推出的 “等待可得用车优惠”,让用户在等待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补偿。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用户同时开启多平台叫车的概率,减少了平台订单取消率,更让用户感受到 “时间被尊重”,从心理层面缓解了候车的烦躁。
机场、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上车点指引,长期以来是用户的 “老大难” 问题。
滴滴出行通过双重提示机制破解这一难题:车辆接单后,接驾页面会同时弹出弹窗与信息栏,明确告知用户指定上车点,配合站内指引系统,有效减少了用户迷路的概率。
与上一个细节一样,在不可直接打车的区域,拖拽地图时,图钉与固定上车点间会显示连接线,帮助用户清晰定位需前往的准确位置,让复杂场景下的乘车更有方向感。
高德打车在 “行程中路线切换” 的交互设计上,也体现了对用户注意力的尊重。用户无需点击复杂入口,只需下滑页面就能查看多条备选路线,每条路线都标注了红绿灯数量、耗时、距离和费用信息。这种 “轻操作、全信息” 的设计,让路线调整变得简单高效。
几大打车服务聚合平台对行程结束后的费用详情都做了详细的说明,从下单到订单支付,每一个过程都有清晰的节点,当不认可车费时,用户可以根据行程记录定位问题,在申诉时也可以更清晰的描述。
滴滴的费用说明里并没有把过程完整展示出来,作为打车行业大哥大或许有自己的想法??
从地址输入到行程结束,七月的出行服务设计细节围绕 “用户视角” 展开:
- 简化操作步骤以节省时间;
- 适配特殊场景以解决难题;
- 强化个性化与透明度以提升掌控感;
- 优化信息传递以减少焦虑;
这些细节或许微小,却共同勾勒出出行服务 “以人为本” 的发展方向 —— 毕竟,最好的技术,永远是让人感觉不到技术存在的技术。
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发评论!每天赢奖品
点击 登录 后,在评论区留言,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
2012年成立至今,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,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
标志设计标准教程
已累计诞生 746 位幸运星
发表评论 为下方 12 条评论点赞,解锁好运彩蛋
↓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↓